為什麼要理財?有規劃與無規劃,20年後資產差異巨大!

為什麼要理財?有規劃與無規劃,20年後資產差異巨大!

為什麼需要理財?

根據2022年台灣金融生活調查顯示,台灣有13.6%的人無任何積蓄(約316萬人),而有18.8%的人無法在一週內籌到10萬元的緊急預備金。這些數據顯示,許多人完全沒有理財規劃,一旦面臨生活突變,可能會陷入經濟困境,甚至引發個人及家庭的財務危機。

理財規劃是什麼?為什麼重要?

理財規劃是指根據當前的收入、支出、資產及負債情況,制定出適合的財務管理策略,以確保個人或家庭的財務穩定,並逐步實現階段性的理財目標。理財規劃的重要性在於,我們的人生中常會遇到需要大量資金的重大目標,例如存下第一桶金、購買房產、為子女提供海外教育資金、早日退休享受生活等。如果沒有針對這些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理財方案,這些目標就可能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。

理財的目的

大多數台灣人理財是為了中、長期目標,例如旅遊、購車、購房、子女教育金和退休規劃等。理財的目的不僅是追求短期獲利,更重要的是為了未來的長遠目標。

有理財與沒理財的差異

有無理財計劃的區別,就如同「能否積累財富」的分界線。沒有理財習慣的人,通常在花費和儲蓄上比較隨意,缺乏自我約束,長期下來很難積累財富。此外,對自身財務狀況不清楚,無法正確評估風險承受能力,容易受到各種財務風險的影響。

有理財的好處

  • 更好地掌控支出:有計劃地管理花費,避免不必要的浪費。
  • 輕鬆達成儲蓄目標:有計劃地儲蓄,確保實現財務目標。
  • 降低投資風險:更好地理解和管理投資風險,避免重大損失。

沒理財的壞處

  • 容易過度消費:缺乏支出控制,容易造成財務負擔。
  • 難以積累財富:無法有效儲蓄,財務狀況難以改善。
  • 缺乏風險意識:對投資風險認識不足,容易遭受財務損失。

理財和投資一樣嗎?理財等於投資嗎?

理財與投資雖然常常被混淆,但它們其實是兩個不同的概念。理財是指全面管理我們的財務,包括收入、支出、儲蓄、投資和負債等各個方面;而投資則是指將資金投入到某些資產或項目中,以期望獲得回報的行為。

理財的廣泛定義

理財是一個更為廣泛的概念,涵蓋了我們生活中的所有財務活動。從制定預算、控制支出,到儲蓄和資產分配,理財的目的是確保我們能夠達到不同階段的財務目標,並在生活中保持經濟穩定。理財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管理現金流,應對突發的經濟需求,並為未來的重大支出做好準備。

投資的具體行動

投資則是理財的一部分,是指將錢投入到各種資產中,如股票、債券、房地產、加密貨幣等,以期獲得更多的財富。投資具有風險,回報並不保證,因此在進行投資時需要謹慎。值得注意的是,如果有人向你推薦「零風險高回報」的投資產品,那很可能是詐騙。

理財與投資的區別

  • 理財
    • 全面管理財務,包括收入、支出、儲蓄和投資
    • 目的是實現財務穩定和達成生活目標
    • 可包括保守的金融工具,如定存、活存
  • 投資
    • 將資金投入資產或項目,以期獲得回報
    • 承擔風險,回報不保證
    • 是理財的一部分

保守理財的策略

有些人對於風險承受度較低,可能會選擇較保守的理財方式,如定存和活存。雖然這類方式的報酬率可能會被通貨膨脹侵蝕,但對於那些不願承擔高風險的人來說,這也是一種合適的選擇。重要的是,選擇一種你能接受並且適合自己的理財方式,並堅持下去。

理財並不難,從這3個步驟開始!

常言道:「你不理財,財不理你!」其實,踏出理財的第一步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困難。只要從小處著手,逐步建立起理財習慣,未來的你會感激現在的努力。

1. 學會記帳

記帳是理財的基礎,能夠幫助你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。通過記錄每天的收入和支出,你可以清楚地知道錢花在哪裡,哪些地方可以節省,進而制定出更合理的預算計劃。記帳的過程也讓你對自己的消費習慣有了更深的認識,從而能夠更好地控制花費。

2. 設立理財目標

沒有目標的理財就像沒有方向的航行。設立具體的理財目標,如儲蓄一筆緊急基金、存下買房的首付款、或者為退休做準備,這些都可以成為你努力的方向。有了明確的目標,你的理財計劃就有了依據,執行起來也會更有動力和方向感。

3. 做好資產配置,降低個人財務風險

資產配置是理財中重要的一環,通過將資金分散投資於不同的資產類別,如股票、債券、基金、房地產等,可以有效降低投資風險。合理的資產配置不僅能夠提升投資回報,還能夠在市場波動時保護你的資產。對於不同風險承受能力的人來說,選擇適合自己的資產配置策略,能夠更好地達到理財目標。

這些簡單的步驟雖然看似不起眼,但卻是理財的重要基礎。只要你願意開始,持之以恆,理財之路就會變得越來越順暢。

理財工具的選擇

根據《Cheers》雜誌2020年的調查數據顯示,20至45歲族群選擇的理財工具如下:

  • 股票:52.8%
  • 保險:35.5%
  • 定存:33.6%
  • 基金:25.4%
  • ETF:24.1%
  • 外幣存款:23.1%
  • 不動產:7.5%
  • 美股、A股(陸股):7.2%
  • 期貨:2.9%
  • 債券:2.6%
  • 其他衍生性金融商品(選擇權):2.6%
  • 其他:2.6%

全面性的財務管理

制定全面性的理財規劃需要包括預算、保險、貸款、投資、退休金、稅務和遺產等方面,並根據不同人生階段設定短、中、長期目標。理財規劃是一個長期且全面性的計劃,需要持續地調整和執行,但只要擁有正確觀念並堅持下去,便能一步步實現計畫。

理財規劃步驟

  1. 建立個人財務規劃目標
  2. 優先考慮個人目標
  3. 制定預算(支出/收入)

理財規劃執行

  1. 擺脫債務
  2. 存緊急預備金
  3. 適當的保險
  4. 退休計畫

為了理想生活,理財不可或缺

許多人只有在面臨突如其來的事件,如生病、失業或大型支出時,才意識到理財的重要性。為了過上安定的生活,我們應該有紀律地進行理財規劃,以確保在面對各種變數時,個人及家庭的財務能保持穩定。

儘早開始理財規劃,並累積相關知識和了解理財工具,可以讓我們更早達成目標。理財不僅僅是有錢人的遊戲,它能讓我們的人生擁有更多選擇,實現理想生活。

加密貨幣在理財中的角色

在現代投資中,加密貨幣也成為了一個重要的理財工具。無論是比特幣、以太坊還是其他加密貨幣,這些數位資產都能提供高回報的投資機會。然而,投資加密貨幣也需要謹慎,因為它們的價格波動較大。

如何將加密貨幣納入理財規劃

  1. 了解風險:加密貨幣市場波動性高,投資前應充分了解其風險。
  2. 分散投資:不要將所有資金投入單一加密貨幣,應分散投資以降低風險。
  3. 持續學習:隨時關注市場動態和新技術,保持對加密貨幣的認識和理解。

結語

理財規劃能讓我們在未來的生活中擁有更多選擇和安全感。不論是傳統的股票、基金,還是新興的加密貨幣,都應該納入你的理財規劃中。現在就開始行動,為你的未來鋪路,確保在面對各種變數時,能保持財務上的穩定與自由。

幣圈合約專屬交流群

加密貨幣交易所推薦

分類

熱門文章